普通话纠音:螺蛳粉的“蛳”读sī还是shī呢?
螺蛳粉近年来已成为许多人喜欢的食物,那么平时你是怎么念这个词的呢? 注: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特色小吃之一,具有辣、爽、鲜、酸、烫的独特风味。 需要注意的是,蛳这个字只有一个读音:sī。 为什么很多人会把螺(luó)蛳(sī)读成luó shī
柳州,一座被螺蛳粉带火的工业城市。
二十年前负笈北京,每次介绍起螺蛳粉这道故乡小吃时,总要先纠结一番:“蛳”到底是发卷舌的“shi”,还是如方言里的“si”。过了发音的坎,接着便要解释它(尤其是酸笋)究竟是个什么东西,味道臭不臭。那时很难想象,这种上不得正席的地摊小吃,有一天会变“网红”,甚至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。从寂寂无闻的原材料作坊,到人满为患的老店,再到紧张忙碌的工业流水线和产业园——如今,螺蛳粉的存在感无比强烈。
螺蛳粉的起源
螺蛳粉起源于哪里?说法不一。
柳州本地文史资料说,螺狮粉源自青云路摊档档主的灵光一现。煮螺人往香浓的螺蛳汤扔进一把米粉,辅之以各种配搭,螺蛳粉便发轫于此。作为佐证,还附上所谓民间雅士的小诗——“一碗螺蛳满座香,女郎围坐喝鲜汤。谁嫌小吃失身份,大款何妨试品尝。”
而根据柳州市井的说法,螺蛳粉最早出现在柳南区的谷埠街一带。20世纪70年代末,谷埠街菜市成为柳州生螺批发的最大集散地,夜市也随之形成。由于柳州人嗜吃螺蛳和米粉,夜市老板便开始同时经营这两种食物。点米粉的食客因为饥饿,经常要求加几勺油水甚多的螺蛳汤,这便是螺蛳粉的雏形。
虽然螺蛳粉的诞生时间不超过半个世纪,但是广西食用螺蛳的历史却久远得惊人。古人常将食用过的贝类、蚌壳集中丢弃于聚居地周边,久而久之,积堆成“贝丘”。广西迄今已发现贝丘遗址79处,从桂林的溶洞,到柳州、南宁的河旁台地,再到滨海的防城港,皆有分布。
在出土了“柳江人”的白莲洞遗址,同样发现了大量螺壳。白莲洞遗址的文化跨度极长,自公元前2万年,延续至公元前7000年,串联起了旧石器与新石器两个时期。这里的螺壳除了数量可观,形态更是惊人——许多田螺的尾部被敲掉了,与今天柳州人烹制螺蛳的方法竟无二致。可见,摸螺、烹螺、撩螺,早在上古时期,便是“柳州人”的日常。
在广西,螺蛳极易获取,河流里、水库中、水田边,俯拾即是。人们捞起螺蛳后,并不会直接下锅,而是在清水中静置一两日,让它们吐泥。为了加速这一过程,还会在水中泡上一把菜刀或其他铁器。这样煮出来的螺蛳,不会有浓重的泥腥味。吃螺蛳时,人们通常或嗍或撩,这里的嗍和撩指代两个关键性行动——先吸干螺蛳内鲜香的汤水,再用牙签掀起盖子,挑出螺肉,就可以大快朵颐。
各有各的正宗
许多螺蛳粉店都自称正宗。然而,何为正宗,这恐怕是个问题。
首先,它当然得是柳州的摊档。即便不是,至少也要源自柳州,是柳州某某老店的分店。再不济,也得说自己的厨师来自柳州,或食材来自柳州,做法与柳州相同。总之,柳州是螺蛳粉最有力的背书,这类似于兰州之于牛肉面,蒙自之于过桥米线。
其次,烹饪粉的食材全部取自本地,而且选用要守规矩。柳州螺蛳粉以石螺(俗称螺蛳)为主料熬成粉汤,烫上干榨粉,再辅以配料制成米食。石螺以拇指大小为宜,肉质肥美鲜甜,开春变暖后可食。米粉用隔年糙米和新出油黏米混合,以山泉水研磨成米浆制成,下锅前冷泡至软化,口感Q弹有嚼劲。酸笋选用鲜嫩春笋,经山泉水浸泡72天自然发酵,软嫩酸爽,酸味适中不呛鼻。花生和事先油炸好的腐竹都要又香又脆。蔬菜用的是空心菜,用汤水焯,绝不能太过,保留鲜嫩的绿色和爽脆的口感。黄花菜、黑木耳、脆萝卜干、榨菜,选配任搭,追求的亦为脆口。优秀的豆泡,必须能充分吸收汤汁,一口咬破,汁水充盈口腔的每一个角落。鸭肠、鸭脚、猪脚,则是锦上添花之物,丰俭由人。
当然,这一切配料的基础,都是那一大锅以石螺与猪骨为主料,加入沙姜、八角、桂皮、草果等各式香料熬成的高汤。所用食材和配比,要么秘而不宣,要么难以复制。泛泛地说,高汤应该是鲜甜浓郁的,既有石螺的鲜、猪骨的浓,还要有香料的馥郁香。
如果说高汤是筋骨,红油则是血肉。记忆中的螺蛳粉,并非由特殊食材制成,图的是那让全身毛孔偾张的辣劲儿。红到发黑,是对螺蛳粉最大的尊重。但是,红油的刺激,绝不应喧宾夺主,掩盖高汤的品质。轻轻吹散浮在面上的红油,醇厚的高汤如云开月出,露出神秘的真容。
在追求“正宗”的赛道上,柳州的每家螺蛳粉店都各有立身之本和专属的骄傲。
4.8元!能无限续粉的螺蛳粉来了!每日爆卖300碗,挑战你的胃容量
原创 蚂蚁牙黑、bany 龙岩吃货团 今天 文末有福利哦! 胖友们,龙岩也有正宗柳州螺蛳粉了!老板亲赴柳州学艺,大牌连锁加盟,每天爆卖三百份!1:1还原配料,只为呈现zui地道的柳州风味 刚在恒兴嘉苑站下车,就能嗅到专属于螺蛳粉独特的味道。顺着气味就可以直
在柳州东部的鱼峰区,网红店灯泡厂螺蛳粉每天能卖出逾千碗螺蛳粉。说起网红店,人们通常想到的是质量未必顶级,花头一定很多。灯泡厂螺蛳粉则不然。它保持着路边小店的状态,米粉除了Q弹之外,也比一般店更入味些。米醋腌泡的青辣椒圈,口感清爽,让整碗粉辣而不燥。
位于城中柳北区雅儒路的唐氏螺蛳粉,门脸儿的低矮、小破程度超出想象。这里的酸笋与众不同,源自发酵的腐臭味儿是没有的,味道不酸不辣,甚至有回甘。我对老板赞赏店里的酸笋不错。“那是我特意弄过的。”老板说,脸上写满了匠人的骄傲,以及“我才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弄”的傲娇。
二空鸭仔螺蛳粉,藏身于柳州第二空压机厂的老生活区内,出租车无法进入。我到时天色已晚,豆泡已经没了。“下次最好午饭时间来,晚了就没了。”老板娘说。我建议她早点营业。“当然不行,时间来不及的。12点前开门的螺蛳粉摊,用的肯定是隔夜汤。熬汤需要时间,每天早起熬汤,中午前是不可能开门的。”
好吧,我又建议她晚点关门。“才不,做不过来的。”麻将桌上的催促声传来,老板娘赶忙奔向了里屋……想来,老板娘并非精力不够,只是太会生活。
口味的变奏
柳州的螺蛳粉行当是常为新的。最早成名的爱民、秋菊、西环肥仔,都早早开出了连锁店,并将业务拓展到广西全境。很多摊档甚至贴有传授螺蛳粉制作技艺的告示,只需缴纳一定的费用,包教包会。
社交媒体的深度渗透,也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。各种美食推荐公号对螺蛳粉摊档的盘点,可谓应收尽收。但凡一家味道尚可的螺蛳粉店,都不难看到拍摄团队的来来往往。柳州还开发出一款名为“螺蛳粉”的App,多家知名度高、吃货们喜爱的螺蛳粉店都被收入其中,来旅游的人想找一碗粉,简直易如反掌。
针对不同人群对辣的耐受力,螺蛳粉有了不辣、微辣、中辣、特辣之分。通过变革烹饪方式,柳州人又细分出汤螺蛳粉、干捞螺蛳粉、炒螺蛳粉和凉拌螺蛳粉。在成名已久的西环肥仔螺蛳粉的总店里,大碗螺蛳粉被分为两个小碗,一个是汤粉,一个是干捞,名曰“鸳鸯螺蛳粉”,闪耀着强烈的创新光芒。
凭借日益多样化的食材配搭,柳州人又推出了三鲜螺蛳粉、花甲螺蛳粉等花样。在聚光之源螺蛳粉店里,你甚至能见到一只硕大的螺蛳粉碗里盛放着两颗鲍鱼和两只大虾,豪横非凡。而且记忆中的螺蛳粉,是不会有螺蛳和螺肉的,但在号称“横扫飞鹅商圈”的华丰湾螺蛳粉店里,却可以额外添加螺肉。螺肉五块钱一小勺,铺在堆成小丘的配菜上,软糯,香料味浓重,颇得重口味食客们的欢心。
相对于桂林米粉和兰州牛肉面,柳州螺蛳粉的出圈时间虽晚,势头却要迅猛得多。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政府推动的螺蛳粉工业化和产业化。作为一座“工业城市之中山水最美,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”的城市,柳州自带工业基因。五菱汽车、两面针牙膏、花红药业——你或许不了解这座城市,对它的产品却一定不陌生。于是,工业化的袋装螺蛳粉横空出世。它跳出了“正宗”的藩篱,却依然演绎着嗍粉的畅快淋漓,打动尝鲜的食客,慰藉漂泊在外的游子。
为了亲身感受螺蛳粉产业的迅猛发展,我来到螺霸王洛维螺蛳粉产业园,想一睹为快。作为行业的佼佼者,螺霸王推出了开放式工厂和螺蛳粉文化馆,把袋装螺蛳粉的全部链条摆了出来,将工业旅游做成了品牌传播的一部分。在这里,游客可以看到米粉如何被制造、如何经老化提高口感,以及发酵好的酸笋如何经过烫洗“除味”。门票仅10元,还包含了一碗螺蛳粉的餐券,显然,品牌传播被放在了盈利的前头。
出圈后的螺蛳粉,在推陈出新的道路上一骑绝尘,它没有拘泥于传统,螺蛳粉口味的月饼、青团、粽子都是它展现自身魅力的形式。对于整个产业而言,全民嗍粉的潮流和让人胃口大开的新奇点子,让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美食走向更大的舞台。
如今,螺蛳粉俨然成为柳州的新IP,借着这股东风,螺蛳粉的香气飘向了文旅业:柳州螺乐园应运而生,若在这座全国首家5GXR大型线下主题乐园中走上一遭,便会沉浸于“螺元素”XR游戏带来的酣畅淋漓;更出乎意料的是,柳州还大手笔地建起了一座集文创、旅游于一体的螺蛳粉小镇;而在兼具科研、旅游和科普功能的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中,2万多年前的螺蛳痕迹也让人惊叹柳州与螺文化的渊源之深……“螺蛳粉小镇—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—柳州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—螺霸王螺蛳粉产业园—窑埠古镇螺蛳街”,一条精心打造的螺蛳粉旅游线路应运而生。在实地探访柳州之前,谁又能想到一碗小小的螺蛳粉,背后竟蕴藏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呢?
满城尽是螺蛳粉,万物皆可螺蛳粉,柳州的这个“真香”定律,越来越被应验。
本文源自头条号:最新资讯全速递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螺蛳粉你煮对了吗?让柳州人告诉你正宗的...
说起螺蛳粉,小编我有一个朋友..... “螺蛳粉?我可是囤了2箱的,真的超级熟了,怎么煮我都明明白白的记在脑中了!” 但,他煮的时候经常会和我吐槽: “这粉怎么这么硬啊?” “这汤怎么这么粘稠!” 然后他再来个总结:“这不对劲!” 小编我只想扯住他的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