螺蛳粉走红,全新标致2008能否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欢?
受年初疫情影响,导致众多产业复工困难,原材料紧缺,从而造成很多产品供不应求,早已俘获年轻人胃的螺蛳粉就是其中的一位,反而螺蛳粉迎来了一次流量爆发,数千万年轻人在微博呼唤螺蛳粉自由,可见时下的年轻人对螺蛳粉的爱有多深。 捏着鼻子吃粉对于年轻人
不知道正宗的广西柳州螺蛳粉是什么味道。
经常去邻市的一家螺狮粉店,已经觉得很好吃了,比本地其他粉店和淘宝买的袋装牌子都好吃一些。
他们家的份量也特别足,配料免费添,酸笋随便加,花生米、木耳、豆腐皮、蔬菜……随便加。因为每次都要开五十公里的车去,算是慕名前来的远客,所以老板娘还会特别优待地给我们碗里再加一味卤菜:猪手、肚子,或鸡翅。就为了这个大方,也得去。
顺着浜湖大道开过去,一路上风光好。尤其是春天,烟柳如织,衬着浩渺湖光,夹道种着各色花树:玉兰、迎春、海棠、樱花、碧桃……次第开放,烟停霞驻。
“那个黄色的花是什么?”
“我看看……是结香!很香很香的,枝条能打结的那个花,想不到这里也种了……停车干嘛?”
“去打结啊!”
“打个屁,快走。”
到了地方,先在巷口的奶茶店,买一杯冰奶茶。吃螺蛳粉得配冰的、甜的,因为辣。
这家店其实从来没有满座,但永远喧哗热闹。老板跟顾客在聊天,顾客跟顾客之间也在聊天。都是熟客,不熟也被带熟了。一个金链汉子满面红光,拼命地张大嘴吐气:“好辣!”旁边的瘦子小年轻看他一眼,把碗举起来:“老板,再加点辣油,你家辣油真过瘾!”
“那是,等会再给你带一点回去吃。”胖胖的老板娘,笑眯眯地过来,路过金链:“马上给你倒杯凉水!”
老板娘记性好,来一次她就能记住了你。
“小美女又来啦?小美女喜欢吃我们家炸花生米,给你加多多的!管够你吃。”在我们本市已经是被叫“大姐”、“阿姨”的年龄,在她这,就永远是“小美女”。满满一大勺香喷喷花生米,扣到堆成山陵一般的海碗里。再殷勤地对男朋友说一声:“帅哥,粉要是不够,尽管加啊,想加多少加多少!”
“真的吃不下了!老板娘!”在本市长年被叫“老师傅”的这位“帅哥”,笑得合不拢嘴。
过了一会儿,老板娘又提勺从厨房里跑出来了,轻拧腰,伸猿臂,往埋头苦吃的我们面前撂了一碟黄灿灿的东西——“锅巴?”
“自家柴灶烧出来的,泡在汤里吃,好吃!”
是好吃。每次我们都拼死吃完,互相扶持着离开,哭兮兮地发誓,下次再也不来了,会撑死人的。绝意要撑死顾客的老板和老板娘,还肩并肩站在店门口,挥手:“路上开车慢一点啊!”“知道的,你们回去吧!”
总是要目送我们转弯出了巷子,老板夫妻俩才会返身回去。简直像在走亲戚。
又一年春天。桃花开过梨花开,黄毛鸭子凫水,满城少女少妇都想穿裙子露小腿的好天气。
“要猫吗?”老板娘忽然神秘地凑过来,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消失了的古老职业——”要碟吗?“
“不要。”果断地摇头,“等等……什么猫?”
“小猫,这么点儿大的小猫,好看着呢。”
“什么色的?”
“黄的,白的,花的,还有说不上什么色的,我家有好多,想要什么色有什么色。我拿照片给你们看!”
老板娘从柜台后面摸出手机,拿过来给我们看照片。果然,好多只小奶猫,好多颜色,爬得到处都是,沙发上,床上,电视柜上,拖鞋上还趴着一只。
“这你家的啊?”
“是啊,猫不错吧,你看多好玩……看这只,聪明着呢,听到拿猫粮袋子的声音就喵喵叫,还会顺着裤子往上爬,哎哟,爬得那叫快,小爪子刷刷的,勾得我毛衣坏了好几件,太招人疼了!”
"哇,好可爱哦!"两个女学生模样的小姑娘把毛乎乎的脑袋扎过来,一连声地惊叹。
“是吧,就是可爱么——要吗?”老板娘目光炯炯,不理女学生,只盯我。
“不要了……养不了,家里有猫,一只老猫,脾气可大了,一定会生气的,再说我们也忙……”
“哎……好吧。”
“等等,你这么多猫从哪来的?”
“家里母猫生的。哎呀,就是前阵子家里不是来了只野猫吗,看着怪可怜的,就留下来了。随便喂点小鱼小虾,想不到过阵子给我生了这么多小猫!真是想不到,来的时候瘦的呢,就剩一个肚子,我还以为跟非洲难民一样,肚子都那么大。”
“螺蛳粉”不仅是网红,还已是近百亿收益“豪横产业”
经过近5年时间的培育,广西柳州市的袋装螺蛳粉,成了一个新兴产业。 柳州市系统地发展螺蛳粉产业,约始于2015年。 该市不仅大力出台政策扶植螺蛳粉产业,制定行业标准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,延长了产业链,还建成了螺蛳粉产业园区,提供从生产车间、专利、人才
非常瘦的老板,也冒了出来,拿着手机啧啧地看:“好玩得很,再养一阵子呗,也不急,又不是养不了。”
夏天的时候,我们又来了。一进门,看见老板娘烫了头发,穿着黑蕾丝裙子,系带小凉鞋。“老板娘今天真漂亮!”“小美女好时尚!”男朋友把脸冲墙,飞快地藏起了腹诽的表情。
老板娘五十多岁了。真的看不出来,白净的皮肤,配着黑蕾丝,是我们三四线小城的时髦式样。
时髦的老板娘已经抱了孙子。进进出出的男女学生,脆生生“阿姨、奶奶”一通乱喊,她也“哎!哎!”一声声答得畅亮。
她把孙子的照片在手机上给我们看,滑啊滑,滑到一张翻拍的老照片,是个城市广场,大榕树下面站着一男一女,很年轻,女的清纯秀气,男的也不错,眉目上依稀能看得出来一一“这你们吧,哎哟老板娘那时候真好看。老板也挺帅。”
“嘿嘿,这是刚到柳州的时候。老喽,这算一算都三十多年喽。”
三十多年前,两个人去南方打工,一来二去,停在广西柳州。后来就学了做螺蛳粉的手艺。在那边也是开店。开到儿子女儿都大了,想家了,全家搬回来。积蓄拿出来买了房子,离店面这儿不远。回来做什么呢?还是做生意,折腾几下,还是继续卖粉,谈不上多赚钱,过日子也是够了。
广西人爱吃粉,他们叫“唆粉”,早晚吃,三餐吃。安徽这边人吃不习惯,螺蛳粉尤其吃不习惯。不过,慢慢地也就有客人喜欢来了,年轻人多,外地人多。来了,就老是来,就成了熟客。一天开门晚了,就有人打电话喊:老板,你们怎么不开门了?
粉、螺蛳、酸笋、腐皮,都还是从广西那边进货。卤菜是自家腌的,花生米是自家炸的一一他家的花生米炸得特别香脆,而且不走油,不返潮,任何时候来吃,都有那个脆劲儿。
“这个巢湖里螺蛳还不够多吗?为什么还从广西进?”
“不行哎,就得用那边的螺蛳。这边的不行的。”
继续看手机,又滑到了一只三花猫,在凶猛地咬一只土狗串子的耳朵一一“你们家居然还有狗?”
“有啊,也是自己跑上门的。人家看了说是西施……哪里知道是不是,还挺乖的,脾气好,通人性着呢!”
“哦,对了,上次的小猫送掉了没?
“没有,不送了,养着呗!你看,这个凶凶的是老猫,小猫都长大了,放在院子里,我找照片给你看……”
说起猫和狗没完没了。好容易逮到个空,转个话题,问他们为什么不到省城开店。省城的螺蛳粉,都不如他家味道好,份量足一一“你们要去了,挣的一定比现在多!”
老板娘一个劲儿摇头。“不去,不去。”
“上次也有客人来跟我这么说。我想不行,扛不住。太累了,住也不习惯,租了这么多年的房子,老了老了,就一个念头,想住在自己家里,舒服!”
这倒也是。他们买的房子,就在店面不到一里路的地方,吃过早饭,喂过猫遛过狗,悠悠搭搭地过来店里开门。到饭点,客人三三两两地络绎来,串柿子似的,都是熟客,说着笑着生意就做掉了。
“再说还有两家老的在,人老事多,我们哪里走得掉呢……”
“是的,这是没办法,家家都这样。哎……有老人在,也是人的福气啊。”
我们总是下午两三点出发,一路上慢慢开车,到了店里也有四五点了。正好吃晚饭。吃完七点多钟,顶着夜色往回走。再晚,就有点太晚了。
“好了,我们走了,再见啊。”
“下次还来啊!”
“还来还来,下次拜托,给我们少放点粉,真把我们撑死了,就来不了啦!”
“哈哈哈哈哈”,老板娘爆发完全不当一回事的爽朗笑声:“好吧,你们回去别走高速,走省道,省道安全!风景好!”
“好好好,你们回去吧,别送了!”
最后一次去这家螺蛳粉店,掐指一算是去年的秋天。“哪天,就最近,再去一趟吧。”
好的!
王这么,原名王芳芳,七十年代人。考据癖,对宋朝历史文化颇有研究,有独特深入的见解与认识。行文辛辣而幽默,文采斐然,尤其对细节的精准分析颇为难得,获得大量读者喜爱。
曾出版随笔《不管狗和茶炊怎么闹腾》《大好河山可骑驴》、《簪花的少年郎》、《万物皆有伤心处》等。
本文源自头条号:大好河山可骑驴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读懂柳州烟火,从嗦一碗酸臭的螺蛳粉开始
文/红豆 “克哪凯?” “嗦粉克哈!” 走在柳州街头,不时能听到这样的招呼方式。 这已经是柳州人的日常了,约上三五好友,有事没事就去嗦粉,似乎已经是这个城市在饭点时间的固定节目。 为什么叫“嗦粉”呢? “嗦”近似于“吸”,但下力更重,上下嘴唇往外